〈土間〉戶外裝置作品——過程

〈土間〉戶外裝置作品——過程
九至十月不斷在工作室聽到拍打陶土的聲音,土跟土之間的排列,準備著土星第一個戶外裝置作品製作。每一天的肌肉痠痛,早上一起做早操、收工也要收操,即將在製程上告一段落。

土間_1
土間_7_2
創作發想後是身體力行的考驗,如何將腦內的藍圖實現,需要考量造型與結構穩固性,依照體積訂製不同的模具、治具,工事前揉、拍、打、摔地準備絞胎土種,接著判斷氣候、時間、土坯乾硬程度進行壓模、接合、修坯、燒製,每個環節與過程都是經歷一場又一場實驗及測試。

土間_2
〈土間〉作品剛好是土星的一個階段展成,運用黃陶、紫紅土、曾文水庫淤泥、半瓷土等土種拍合、排列、拼組等,透過各種應力成為最終的絞胎磚。
 土間_6

近期也聽到虹毓提及:「不同土在燒製時候的拉扯、運動狀態,會在製成的過程中、燒窯中不斷發生,透過許多收縮狀態、移動產生的摩擦,那是肉眼不可見的,但卻充滿畫面感。在硼板上鋪墊『砂』,再放入土坯,讓『砂』成為陶土滾動的媒介隨之移動,如同一個微小的畫面世界,小小的應力造成巨大的改變。」

土間_14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