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 Xing /土星
2014年由兩位創作者一同創辦。一位是陶藝創作者、一位是影像創作者。一位想製作出好的器皿,一位想拍攝出強的影像。從這樣單純基本的想法中,作用於生活。
2018年以快閃店的形式出現於台南 ho-yo space[Tu Xing / 土星路徑店],三個月三個階段的呈現,回顧了四年的創作,包含了生活實用陶瓷器皿及創作陶共同呈現。
2019年6月於台南開辦土星工作室,並以新的樣貌及更多計畫性的合作促成藝術家協作計畫、陶作課程推廣、技術性合作開發、工作坊、展覽、論壇、國際交流。
2020年至今已經經歷 5 個合作計畫的課程、9 檔土星協作計劃,藝術家展覽區位從台灣至日本、歐洲、香港展覽皆有。
2021年3月設立土星實驗室於台南林百貨,以台灣在地土質採集研究作為新的開端與累積、商品販售、工作坊、主題活動。
黃虹毓 土星工作室 主理人
2015 美國Baltimore Clayworks 駐村交流以及2018 荷蘭歐洲陶藝中心,文化部駐村第一位到此單位之創作者。回國後開始投入土星工作室之空間建構、推廣陶藝之創作、藝術家協作計劃…等。
彭奕軒 土星實驗室 主理人
2020年參與國立台灣美術館台灣美術雙年展之受邀藝術家,2019參與香港Art Basel discovery 展位之個展(亞洲藝術中心)。與黃虹毓一同經營土星工作室至今,除了課程推廣外,由土星工作室協助完成之「土星協作計劃」, 目前已經累積十檔藝術家參與此計畫,展覽區位遍佈歐洲各國、香港、台灣…等。
委託製作
2022 杏本善,絞胎高腳盤 / 熱甜品杯 / 甜點盤,台南
2021 永添藝術公司,絞胎水杯禮品,高雄
2021 The Render 福醺湯包,絞胎高腳小菜碟,台南
2020 EMBERS,盤內的地質層系列,台北
2020 美菊麵店,絞胎馬克杯,屏東
2018 The Ukai Taipei,青青土氣 × 土星絞胎水杯,台北
公共藝術提案
2019 重回古道・土的紋理・山的聲音——土山,蘇花改公共藝術提案
2019 麻豆安業國小創作計畫提案
展覽
2022 〈原土日記〉土星實驗室,台南
2021 〈日常漸變〉Round Round,台北
2021 〈映景水〉Liquide Ambré 琥泊茶苑,台北
2020 〈依萍壽司〉節點藝術空間,台南
2019 〈[製 所 需]Tu Xing / 土星 — 路徑展〉伊日好物,駁二藝文特區,高雄
2018 〈土星路徑店〉Ho-Yo Space,台南
協作計劃
vol.1〈破盆〉香港藝術家 楊沛鏗 ,LIST ART FAIR,瑞士
vol.2〈神農氏製作〉台灣藝術家 陳漢聲,紅野藝廊,台北
vol.3〈聲之形〉台灣藝術家 劉致宏,本事藝術,桃園
vol.4〈入世準備 : Step In〉台灣藝術家 邱伶琳,節點藝術空間,台南
vol.5〈焦灼的遺產〉香港藝術家 冼朗兒,台灣美術雙年展平行展,節點藝術空間,台南
vol.6〈永福五橘宮〉台灣藝術家 黃舜廷,節點藝術空間,台南
vol.7〈聽碗:碗公ê聲說 駐村計劃分享與工作坊〉台灣藝術家 李欣芫,聽說 Ting Shuo hear say,台南
vol.8〈魯賓遜的獨白〉尋找魯賓遜漂流記 台灣藝術家 何明桂,海馬迴 光畫廊,台南
vol.9〈火光 Firelight〉台灣藝術家 彭奕軒 ,台北國際藝術村 百里廳,台北
vol.10〈糖混水〉台灣藝術家 蔡坤霖 ,總爺藝文中心,台南麻豆
vol.11〈新興誌〉台灣藝術家 陳怡如 ,海馬迴 光畫廊,台南
vol.12〈枕頭〉台灣藝術家 李杰恩 ,2022 WHATZ ART FAIR - 展間950,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