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 ARTouch》焦點人物・藝術觀點・訪談|創作者/經營者/協作者:彭奕軒與節點、土星,及其作品

《典藏 ARTouch》焦點人物・藝術觀點・訪談|創作者/經營者/協作者:彭奕軒與節點、土星,及其作品

本篇原文刊登處:典藏 ARTouch

Artist/Operator/Co-Creator: Peng Yi- Hsuan, Zit-Dim, Tu Xing, and His Art

本次專訪將沿著彭奕軒的創作脈絡討論起,連結他在經營「節點」與「土星」的歷程思考,梳理這位90後世代斜槓青年的藝術實踐,在創作者/經營者/協作者三個身分游移間,所創造出獨特的創作方法和空間經營模式。



彭奕軒可說是今年上半年展出頻率最高的藝術家,從2月至5月皆有不同的系列作品展出:年初入選首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3月於高雄舉行「This is the way」個展、4月在台北商場內的髮廊發表「綠洲樣態」個展、5月則參與瑞銀集團「藝企做愛心」計畫,新作於「2022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中呈現。創作媒材橫跨白板畫、現成物、數位影像等,展出場域包括美術館、替代空間、藝博會,甚至到百貨公司。

創作的多元樣態也回應到彭奕軒的斜槓身份上,他除了是專業藝術家,也在台南發起成立獨立藝術空間「節點藝術空間」(Zit-Dim Art Space,簡稱「節點」),與多位藝術家成員共同經營,並和身為陶藝藝術家的妻子黃虹毓一起成立「Tu Xing/土星」陶藝工作室(簡稱「土星」)。本次專訪將沿著彭奕軒的創作脈絡討論起,連結他在經營「節點」與「土星」的歷程思考,梳理這位90後世代斜槓青年的藝術實踐,在創作者/經營者/協作者三個身分游移間,所創造出獨特的創作方法和空間經營模式。

彭奕軒_非永久性的標記_2016039.jpeg彭奕軒,「非永久性的標記」展場一隅,上海A+ Contemporary亞洲當代藝術空間,2016。(藝術家提供)


奠定風格的非永久性白板畫

談及創作者身分的彭奕軒,多會想到奠定他創作風格的白板畫系列。年初他也以作品《非永久性的標記》(2019)入選首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在關渡美術館進行聯合展出。回想起這個曾讓他入選2015臺北美術獎的作品,當時才25歲的他,將小時候求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白板作為創作介面,內容上選取從有記憶以來印象深刻的新聞影像,以1996年賀伯颱風作為起點,逐年選定一個重大事件進行描繪。

作品中藉由藝術家的個人史觀,重新編排大眾媒體所建構出的新聞事件,白板畫稍縱即逝的特質,指涉著個人記憶的不穩定性、災難現場的不安定狀態,以及藉由媒體傳播人類非親身經歷災難的碎片化經驗。彭奕軒在標記這些新聞片段的同時,也反思影像世代所沉浸的快速流動媒介環境。

彭奕軒_非永久性的標記_2016039-1.jpeg彭奕軒,《非永久性的標記》,「2015台北美術獎」展覽現場,2015。(藝術家提供)


彭奕軒_非永久性的標記_2016039-2.jpeg彭奕軒,《非永久性的標記》(局部),白板筆、水平移動白板,120×400×12 cm,2018。(藝術家提供)


對現成物進行考現學式考察及延伸

過往彭奕軒在使用現成物創作時帶有考現學(modernologio)視角,針對創作媒材進行歷史考察。他提到最早白板的雛形是戰後用於電話記錄的小鋼板,後來日本研發出可擦拭的麥克筆,進而將鋼板進行烤漆、放大,成為能夠重複記事使用的介面,卻又因商業考量研發出擦拭不全會留下「鬼影」,具消耗性的白板商品;1990年代,白板開始大量引進台灣的教學現場,進而取代易造成大量粉塵的粉筆、黑板,帶有衛生進步的象徵,且與電腦和網際網路在台普及的時間差不多——白板與數位系統在製造資訊的狀態相仿,皆能快速生產卻又能瞬間歸零。這也是多數90後台灣人接收資訊的方式。

除了回顧白板的歷史,彭奕軒也透過當代科技拓展開白板畫的創作方法,嘗試使用數位白板、白板機器人等技術協力,進行不同系列的延伸。今年4月,彭奕軒與「EQUAL = 等號」品牌聯名合作推出「綠洲樣態」個展,就是他藉版畫的反轉概念應用,將白板本質的鋼板鋪上藍色PE塑膠膜,再以筆刀刮除圖像部份,呈現出宛如海市蜃樓的景象。此系列進駐於百貨公司內的時尚髮廊中,穿插在鏡面之間,交疊出正/負、虛/實多層的視覺感受。

彭奕軒_綠洲樣態.jpeg彭奕軒,彭奕軒 X EQUAL = 等號™︎ ©,「綠洲樣態」展場一隅,樂酷樂色研所,2022。(藝術家提供)


白板災難畫擴展為比喻疫情的場景

近年來彭奕軒經歷母親中風、前往日本秋吉台國際藝術村(Akiyoshidai International Art Village,AIAV)駐村,以及在國外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突如其來等巨變的社會情境,體會到生命的各種無常。於是,藝術家將白板畫框內所描繪的災難畫延伸成「《連結》 Link(災難資料庫)」(2020)系列創作,從平面擴展成疫情下的災難場景,在「2020年臺灣美術雙年展—禽獸不如」中部署了宛如洞穴的暗房,當中置放《死亡之光:七七四十九》、《太陽曬過的味道》與《連結》三組作品進行串接。

《死亡之光:七七四十九》以7×7規格放置49座捕蚊燈,彷彿在墓園中豎立起墓碑,觀眾就像是趨光的昆蟲,直視著死亡;《太陽曬過的味道》與《連結》分別由紫外線殺菌裝置與遠端遙控的白板機器人輪流運作,形成一個「創造無塵—製造粉塵」徒勞的循環,反映出病毒肆虐下採取各式防疫手段的社會情境,數位白板上的影像生成則描繪出疫情下人類的生存狀態。當中可以看見彭奕軒將現成物原有的使用脈絡去除,以它們作為「喻體」,在疫情時空裡找到「喻依」,在展場內創建出充滿災難比喻的場景。

彭奕軒_死亡之光:七七四十九.jpeg彭奕軒,《死亡之光:七七四十九》,「2020年臺灣美術雙年展—禽獸不如」展覽現場,國立臺灣美術館,2020。(藝術家提供)


彭奕軒_死亡之光2020.jpeg彭奕軒,《死亡之光2020》,「藍色警報 // Code Blue」展覽現場,台北當代藝術中心,2020。(藝術家提供)


連結作為創作策略與作品形式

從上述的創作歷程,可以發現彭奕軒作品中的幾個關注:現成物挪用、標記災難事件,以及近期開啟的連結策略。這個「連結」的意義是經過時間積累而產生,包括使用白板進行歷年災難的描繪,並將其檔案化形成一個災難資料庫。這個「連結」也呈現在作品形式上,透過積少成多、多點組構形成視覺上「數大便是美」的奇觀想像。

彭奕軒_連結.jpeg彭奕軒,《連結》,「2020年臺灣美術雙年展—禽獸不如」,國立臺灣美術館,2020。(藝術家提供)



今年3月,彭奕軒在高雄櫥窗展示空間「正白#ffffff」展出「This is the way」個展,作為此空間新開幕的第一檔展覽。他邀集空間前身「鹽埕黑白切」歷年展出的77位藝術家繪製「點—線」草圖,在展場中透過透明塑膠管為線、蘭花夾為點、海綿磚為面,以植栽的嫁接作為行動,由點成線、由磚成牆實體化在展場中,將「鹽埕黑白切」過去的線性歷史進行可視化。

彭奕軒透過藝術家草圖創造出77幅帶有自動性繪畫(automatism)的數位影像,在空間官網上進行線上販售。他也與經營者李杰恩及丸子共同討論,將「This is the way」定為空間「接龍計畫」的起點,後續展覽安排就由前一檔藝術家邀請下一位創作者,擴張出「正白#ffffff」空間的人際網絡,給予這個新生空間一個承先啟後的祝福。

彭奕軒_This is the way.jpeg彭奕軒,「This is the way」展場一隅,正白#ffffff,2022。(藝術家提供)


彭奕軒_This is the way_正白.jpeg彭奕軒,「This is the way」展場現場,正白#ffffff,2022。(藝術家提供)


與過海的香港藝術家合開空間:「節點」

彭奕軒以連結作為策略的創作轉向,最為直接的影響就在這幾年他經營藝術空間的思考轉換上。如果要標記彭奕軒人生的重要節點,2019年可說是最關鍵的一年——他下定決心在台南經營「節點」與「土星」兩個性質相當不同的空間,就此踏上創作者/協作者/經營者的斜槓生涯。

節點_成員們.jpeg

節點成員2019年於開幕展「自介—下港博覽會」展覽現場合照。(彭奕軒提供)




「節點」的設立源起於前幾年彭奕軒的白板畫系列被畫廊相中,在香港、中國數個藝術博覽會進行展售。從中他認識到香港藝術家楊沛鏗,2018年在好友牽線下,又認識同樣來自香港的攝影藝術家何兆南。當時在兩岸互通方便的情況下,對方提出了在台南合作開設具駐村功能的獨立藝術空間之想法,期望在面對香港高度商業與城市化的生活中,尋求一個駐留創作、休息放空的地方,並且與台灣藝術家成員進行深度的交流與合作,將其取名為「過海的.藝術計畫」

這個計畫背後其實來自香港藝術市場的支撐,許多香港藝術家都與藏家保持著朋友般的關係,他們在創作前都會提出相關計畫給予藏家參考,以進一步資助。「過海的.藝術計畫」中除了有實際作品的產出,當中還配套了台港藝術資源的調研、台南文化觀光串連、兩地社群交流等特殊項目,皆受到香港藏家的支持。前期「節點」空間的租金由香港藝術家群支付,台灣與澳門成員則以會員邀請制組成,繳交的年費負責空間硬體增添、實際營運上的支出。

節點_沸.點解(港台小誌連線展)_2.jpeg節點,「沸.點解(港台小誌連線展)」展覽現場,2019。(彭奕軒提供)



「節點」第一檔展覽「自介」由台港澳三地成員共同展出,開幕於2019年1月27日,同天在幾步之遙外的臺南市美術館也盛大開幕,翻開台南當代藝術新的一頁。目前空間邁入第三年,可以看見開頭前兩年以「過海的.藝術計畫」開展出三地藝術家的個展與聯展,還有多個香港藝術交流活動,包括港台小誌連線、香港策展人兼藝術家議員羅偉珊與張嘉莉來台講座等。

在反送中運動期間,「節點」外牆立面懸掛上「罷工—支持香港反送中」之布條,兩地藝術家也密集連線。無奈因為香港社會環境的丕變,加上後續全球疫情的影響,「過海的.藝術計畫」目前暫時中斷,這也意味著空間剛開始以台港交流為主軸的空間經營,以及相關資源挹注都得中斷。

節點_沸.點解(港台小誌連線展).jpeg節點,「政治歸政治?苓膏龜苓膏—香港策展人兼藝術家議員首次來臺座談分享」講座現場,2019年12月29日。(彭奕軒提供)


節點_罷工.jpeg在反送中運動期間,「節點」外牆立面懸掛上「罷工—支持香港反送中」之布條,兩地藝術家也密集連線。(彭奕軒提供)


高度彈性與個體化的經營模式

不同於多數替代空間仰賴公部門補助營運,「節點」目前仍以年度會員費作為主要收入,並持續擴張台灣本地的新進會員。彭奕軒提到關於補助系統的反思,他發現目前台灣的替代空間依賴公部門經費而逐漸機構化,在年度營運補助的框限下,多半無法即時反映議題,很多甚至只能靠邀請藝術家的展覽回應,使空間逐漸淪為附屬。他指出,在目前社會環境變動加速的情況下,無法再用時間軸(半年、一年)來思考議題。

節點_1146-1734末次影像.jpeg

蔡宇恩,「1146-1734末次影像」展場一隅,節點藝術空間,2020。(彭奕軒提供)




因此在「節點」的相關子計畫中,可看見不受補助框限下的高度彈性與實驗。其中就以「節點臨時考」系列最具代表,這個計畫帶有「以工換宿」的概念,起初為聲音、行為、表演藝術家經過台南、借住「節點」時所產生的藝術交流活動,同時期望能累加空間展演的可能性以及隨機性。在去年疫情升級時,空間成員就邀請多位藝術家以直播方式進行即時線上展演;而如果從展覽面看,今年「節點」也與「Art Tainan 台南藝術博覽會」合作衛星展,成員們以「說走就走」的行動模式一同前往山上進行寫生,並在藝博會舉行的週末,於空間進行「你有多久沒寫生了?」快閃展出。

除了展演高度彈性,「節點」後台的行政程序也是如此。在沒有空間行政與主要經營者的狀況下,成員間各司其職,也因為藝術家們都有斜槓身分,每次討論中大家都相當有默契,皆能在兩個小時內做出結論、找到共識。不同於過去許多替代空間由多個世代組成而有輩份差異,又或是相處模式建立在長時間的交陪,「節點」走出新世代更為個體化的經營模式。

節點_節點破口 vol.3.jpeg節點在疫情期間,自行發起的帶狀線上活動「節點破口」,在週五的晚上不定期用線上直播的方式,分享聲音創作者或行為藝術家的作品;圖為「節點破口 vol.3」宣傳。(彭奕軒提供)


在藝術陶與實用陶之間走出折衷路線:「土星」

2018年彭奕軒在尋覓「節點」的地點時,同時也正忙著與太太黃虹毓尋找「土星」陶藝工作室的場址。「土星」目前坐落在遠離台南市中心的安南區,2021年以「土星實驗室Soil Lab」品牌進駐林百貨。當初兩人決定落居在台南開設工作室,原因是北部的陶藝生態多以一次性顧客為主,創作者很快落入衝寄售、買賣、短期課程的量,為求生存而把創作擺在後方的快速商業模式,反而造成自我消耗;相對於此,台南因為歷史發展而有一定的陶藝社群,加上顧客特性更能長期經營,以及在物價與房價上,能夠支撐起更大的空間與硬體設備,進一步建置更完善的學徒制度,培養學院外的創作者。

土星實驗室.jpg「土星實驗室Soil Lab」品牌2021年進駐林百貨。(彭奕軒提供)


工作室上課一景3.jpeg「土星」期望在純藝術創作陶與商業實用陶之間走出一條折衷的路線,將陶藝當代性提煉出來,並為工作室進行精緻化的提升。(彭奕軒提供)



對於「土星」的定位,兩人有感於觀光化的陶藝工作室(如景點常見的手拉坏體驗)已經過於飽和,且工藝領域相當仰賴傳統規則或是專家說法,他們期望「土星」能去除框架與權力限制,在純藝術創作陶與商業實用陶之間走出一條折衷的路線,將陶藝當代性提煉出來,並為工作室進行精緻化的提升。「土星」除了有傳統陶藝工作室的委託製作、工作坊、藝品販售外,還開發了「原土計畫」與「協作計畫」兩個相當特殊的專案,皆是彭奕軒陪同黃虹毓前往荷蘭歐洲陶瓷研究中心(Sundaymorning@ekwc)駐村時所參考到的制度。

「原土計畫」是以台灣各地的土質進行採集研究,進一步數據化分析,未來將建構出檔案庫提供不同創作者參考。另也透過土壤的挖掘能連結到台灣地方的內在性與歷史故事,期待能成立台灣的「土壤圖書館」;「協作計畫」則以西方工藝駐村系統中都協作者角色作為基礎,當工藝師或是藝術家在進行創作時,協作者不僅會提供技術支援,也會為創作者進行記錄與歸檔,提供給後來者參考,而藝術家突破框架的思考也能促成工藝技術面上的進展。


陳漢聲4.jpeg土星「協作計畫vol. 2」 陳漢聲作品。(彭奕軒提供)


土星「協作計畫vol. 3」 劉致宏作品土星「協作計畫vol. 3」 劉致宏作品。(彭奕軒提供)


協作、連結、聯名到永續

目前「土星」已經協作超過十多檔展覽,合作的藝術家都不是陶藝創作者,而是希望在作品中採用陶瓷媒材或是陶藝造形進行呈現,除了開展出當代藝術與工藝跨界的不同維度,也透過藝術家將「土星」這個品牌傳播到不同的地方。工藝中的協作、創作裡的連結,又或是在藝術市場與空間管理上的聯名,這些策略都交織在這位創作者/經營者/協作者斜槓藝文工作者彭奕軒身上,跨領域的思維促使他創造出多元的藝術作品與機制建置。

專訪的最後,彭奕軒提到台南過去許多替代空間的經營者都兼具藝術家的身分,卻被行政庶務犧牲創作意念,也常常因為空間結束後,帶來生態的巨大轉變。過去身為創作者的他也都習慣獨立作業,但在與夥伴們成立空間後,更懂得將想法進行溝通、將工作進行分工,以及對外進行連結。他認為未來最好的替代空間經營狀態是建構出機制,而不該押注在一個人身上,即使主導者抽身,系統跟經驗還能有所延續。而這也是他積極建置檔案庫、資料庫的原因,永續性成為他下一步的思考。

節點_節點臨時考.jpeg彭奕軒(前)與「節點臨時考 visual diary vol. 3」藝術家演後合照。(彭奕軒提供)


本篇原文刊登處:典藏 ARTouch


作者 王振愷

現居臺南永康,《大井頭放電影:臺南全美戲院》、《大井頭畫海報:顏振發與電影手繪看板》作者,現任臺灣影評人協會理事。長期從事南方藝文、電影與當代藝術的獨立研究與評論書寫,並關注書寫與影像間的跨媒介,實踐一種獨特的策展方法。個人網站:www.jkwang.art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