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土計畫 vol.4 島東砂利:〈トトオ〉林精哲個展
Soil Plan vol.4 Sand from the east of island : 〈To-To-O〉 Lin Ching-Che solo Exhibition
「トトオ」是靠近台東市區早期的日本移民村的地名,也是我目前居住的地方,這邊離海邊很近,只要走路5分鐘的距離。
我喜歡這裡的環境,不只是因為靠海,而是週邊鄰里之間的氣氛是寧靜純樸的。
最早接觸台東是因為部落,透過跟部落的相處甚至進入拉勞蘭部落(排灣族)的青年會十多餘年,也學習製作排灣族的傳統陶壺,在這過程中,我發現我逐漸地被這裡的美感和生活感染。透過跟部落的相處到目前同時擁有卑南族女婿的這個身分,對於自身身分的轉換之間,不斷地開放自己對於身分認同的看見。在我的生命經歷裡,從日本出身的台灣平地人,到因緣際會知道自己有一點日本人的血統,再到跟部落相處時與土地的連結,一切的發生好像在我目前住的小村落是日本早期移民村的這個當下,又回到了原點。
在這次的展覽,最主要的材料即是村子後面海邊的沙子。我喜歡自己住的地方離海很近,也常帶著兒子在海邊散步,對我來說那是我可以很自在與放鬆的地方,去感受海風與沙灘的溫度,我想把這樣的溫度放進土裡去承載自己當下的心境。
沙子與土的性質不同,可以想像兩者的素材成分相近,但我想像,沙就像是成為「土」之前的狀態,將沙與土揉合在一起,就像我自身看待身分的狀態一般,彼此密合,但依然可以很清楚地區分出兩者的位置。那就像我目前生命所正在經歷的過程一般,我清楚知道自己的平地人身分,但所居住的環境所感受體驗的生活是靠近部落的,這兩者之間的融合沒有衝不衝突的問題,它就是一種狀態的呈現。
關於器型的想像則是透過部落認識了屬於南島文化的美感,很多是跟自身身體有所連結的,透過身體捏出的物件最終可以回到物件身上去找到與身體之間的關係,觀看物件的當下好像是在看「人」的身體一般,會發現原來南島的美感是關於「土地」與「人」兩者之間的持續關注、欣賞後的內化。
我相信如果透過物件可以傳達出背後的故事,那會是物件存在的重要價值。
展期:2022 04/02-2022 04/30
░ 開幕 04/02 14:00 ░
░ 週一 ~ 週日 11:00 - 21:00 ░
░ 台南林百貨4F / 土星實驗室 Soil Lab ░
░ 指導單位:文化部 /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林精哲 Lin Ching-Che
島風 DAOFENG living craft 主理人
1988年出生於日本千葉縣,台灣桃園人,大學就讀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第一屆,2017年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陶瓷組,曾駐村於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大學與密蘇里大學、芬蘭國際陶瓷中心等地,現居台東。
2008年加入臺東太麻里鄉新香蘭村的拉勞蘭部落青年會(排灣族),參與部落活動、事務,深受排灣族文化影響,也同部落赴大溪地、菲律賓、挪威、關島等地進行南島文化的文化交流。
/展覽/
2022 “BEYOND THE OBJECT 物件之外_點與面” 林精哲個展
臺北,純Object
2022 “tsvulj 黫山水器”2020臺東工藝設計獎_貳奬(首獎從缺)
臺東,台東美術館
2020 “余beyond_林精哲個展” 創作個展
臺北,靜慮藝術
2019 “大島民the Great Island”聯展
臺北,靜慮藝術
2019 “Atom-林精哲個展” 創作個展
台南,么八二空間
2018 “身體風景”,2018南島國際美術獎_榮譽奬(佳作)
臺東,台東美術館
2018 “可能之外Outside of Possible ” 林精哲&林善春聯展
臺北,YIART沂藝術
2018 “泥白”2018伊丹國際工藝展_入選
日本,伊丹
2018 “Qualitative change-質變” 林精哲&巫嘉軒聯展
臺北,當代一畫廊
2017 “島”-第11屆美濃國際陶藝競賽Honorable Mention
日本,美濃陶瓷公園
2017 “2017 Contemporary Ceramic Art in Asia”-亞洲現代陶藝展
日本,愛知縣陶瓷美術館
2017 “Outside the object-Inside my body”-陶瓷創作個展
台南,青青土氣
2017 “物件之外”-陶瓷創作個展
台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南畫廊201室
2015 “實驗場 新課堂”-亞洲當代陶藝交流展
杭州,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2014 “另類解讀”-陶瓷創作聯展
台南,新光三越台南新天地,小西門微畫廊
2012 “Nursery”-陶瓷創作個展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Gallery V
2010 “小黑林”-陶瓷創作個展
台南,76藝文空間
2010 “行道樹,標本”-裝置藝術
台中,黑白切
2010 “最大靜摩擦力”-南藝大材質創作與設計系第一屆畢業聯展
台北,金車藝文中心
2009 “開始”-南藝大材質創作與設計系第一屆系展
台北,敦南誠品畫廊
/學歷/
2017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應用藝術研究所 陶瓷組畢業
2010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材質創作與設計系畢業
/駐村/
2012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駐村(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USC)
2014 芬蘭,國際陶瓷研討會駐村(Arctic Ceramic Center ,Posio)
2014 美國,密蘇里大學駐村(University of Missouri,MU)
/館藏/
2019 “身體風景”台東美術館購藏,台東
2018 “排灣族傳統陶壺”北方民族中心,挪威
2016 “排灣族傳統陶壺”關島博物館,關島
原土計畫 計畫源起
台灣在地土質調查研究
絞胎如同地質般的想像,如果能結合台灣各地土壤一同排列於器皿、作品裡,它便有了地緣連結所譜出的故事經驗。
兩年來台南土星工作室已經著手一些區塊的在地土質測試燒製,包含台南六甲著名的磚土(六甲曾經磚瓦工廠興盛)、台南關廟土、林口紅土、苗栗卓蘭紅土、台東都蘭土、長濱土等多種。
我們廣邀各單位、工作室、個人陶瓷創作者、研究者參與這次的採集計畫,一同建構台灣各地的土質資訊,並在建立過程中,能協助各位在原土數據運用及發展。
陶藝製作過程的記錄一直有許多細節可以看出創作者是如何構思、想像出來的,許多迷人的細節於此,如果能成為原土計畫的影像檔案(如實紀錄),會更超越原本的展覽意義之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