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土計畫】vol.3 周易伯 Yi-Po Ceramics〈惡土之用 The Use of Chalky Soil〉

【原土計畫】vol.3 周易伯 Yi-Po Ceramics〈惡土之用   The Use of Chalky Soil〉

原土計畫 vol.3 台南龍崎土 #周易伯〈惡土之用   The Use of Chalky Soil〉


此次展覽使用台南龍崎的惡地泥岩進行創作,將本地土的媒材進入作品之中 ,惡之所為惡,並非只是土壤貧瘠之選擇,藝術家運用著原土融合於實用器皿裡,產生出新的器皿敘事。

原土計畫vol3.jpeg


原土計畫 vol.3 台南龍崎土
〈惡土之用   The Use of Chalky Soil〉
周易伯個展 Yi-Po Ceramics solo exhibition

░2022/01/27 - 02/26░

⁂░展覽延長至03/15░⁂

⁂░展中特別活動:藝術家導覽03/05░⁂

░週一 - 週日 11:00 - 21:00░
░台南林百貨4F / 土星實驗室 Soil Lab░
░指導單位  文化部 /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原土計畫vol3.jpeg

此次展覽使用台南龍崎的惡地泥岩進行創作,將本地土的媒材進入作品之中,透過許多實驗與經驗了解龍崎惡地泥岩的特性,因為泥岩的顆粒較小、透水性差與結構鬆散不易塑形,所以我這次透過兩種創作方式創作。

因為惡地泥岩燒成溫度較低,我加入美國紅色球土使其溫度拉高,將其混合調製成黏稠泥漿,透過塗抹的方式製作出肌理質感,營造出岩石的感覺;器皿的部分以一分為二的切割方式,將物件分割後再進行重組,表現出如同惡地地形經過差異侵蝕所產生的崩落現象。

另一種創作方式是將惡地泥岩與日本26號瓷土結合製作的器皿,先將泥岩碾碎進行低溫燒製,再將不溶於水的碎片混入瓷土之中進行製作,在高溫燒製後,因為泥岩溫度較低,產生釉化的效果,膨脹與浮出坯體表面,在平順細緻的瓷土坯體表面產生一顆一顆的泥岩顆粒,在經過觸覺的接觸,感受器皿表面所帶來的觸覺衝擊。

在這次的創作與實驗中,將習以為常使用現成土的方式跳脫出來,透過在地的搜集媒材來摸索與製作;因為惡地泥岩的特性,不易在土壤之中孕育出植被,猶如無法產生生命的狀態,但我將惡地泥岩透過不同方式帶入實用器皿,透過器皿將土壤深層的生命能量呈現出來,並且進入大家的生活,重新賦予新的生命。

原土計畫vol3.png
原土計畫vol3.png

Chou,Yi-Po/周易伯
立體雕塑/陶瓷實用器皿
-台北市市立復興高中
-長榮大學美術學系畢業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所
展覽:
2021「 灰砌 」實用陶瓷個展 台灣台南
2019 法藍瓷光點計畫 台灣台北ˇ
2019 亞洲當代陶藝交流展 中國杭州
2019 CAC Juried Exhibition 美國明尼蘇達
2019「 NEO-NEOTENY 」聯展 美國明尼蘇達
2018 亞洲當代陶藝交流展 南韓
參與比賽:
2021 台灣陶藝獎 實用陶組 評審委員特別獎
2019 CAC Juried Exhibition 入選
2019 台灣陶藝獎 實用陶組 入選
2019 第四屆台灣青年陶藝獎雙年展 入選
2019 台灣工藝競賽 入選
2018 日本「2018伊丹國際工藝競賽」 入選
2017 第三屆台灣青年陶藝獎雙年展 入選
2016 台灣美術新貌獎 入選
國外駐村:
2019「 短期駐校創作藝術學者」美國 明尼蘇達大學

原土計畫vol3.png

原土計畫 計畫源起

台灣在地土質調查研究

絞胎如同地質般的想像,如果能結合台灣各地土壤一同排列於器皿、作品裡,它便有了地緣連結所譜出的故事經驗。

兩年來台南土星工作室已經著手一些區塊的在地土質測試燒製,包含台南六甲著名的磚土(六甲曾經磚瓦工廠興盛)、台南關廟土、林口紅土、苗栗卓蘭紅土、台東都蘭土、長濱土等多種。

我們廣邀各單位、工作室、個人陶瓷創作者、研究者參與這次的採集計畫,一同建構台灣各地的土質資訊,並在建立過程中,能協助各位在原土數據運用及發展。

陶藝製作過程的記錄一直有許多細節可以看出創作者是如何構思、想像出來的,許多迷人的細節於此,如果能成為原土計畫的影像檔案(如實紀錄),會更超越原本的展覽意義之留存。



上一頁 下一頁